治山防災工程

:::

計畫背景

台灣地區地理環境特殊,多山坡陡及河短流急,地質多屬脆弱,921 地震後,中部地區地質結構被破壞,土壤鬆動,遇雨即易造成地滑及土石下移,形成局部崩塌及土石流等災害。加上近年來氣候變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90年7月「桃芝」颱風、93年3月「敏督利」、97年「卡玫基」颱風及「辛樂克」颱風、98年「莫拉克」颱風等,均夾帶旺盛西南氣流,部分地區甚至超過200年最大暴雨重現期距之超大豪雨雨量,為台灣中部山區帶來嚴重的土石災害。
治理與復育工程可在短時間達到穩定坡面、減少土石下移功效,在中長期目標仍是要加強植生造林、恢復覆蓋,維護國土保安才是根本。

緣由

本分署早期開始辦理集水區防砂治水工作,以施設舊有防砂壩為主(現場攪拌混凝土,表面漿砌卵塊石,壩心回填現場土石),除少數防砂壩基礎掏空辦理修復外,大多數結構性均屬良好,對穩定坡地頗有助益。近年治山防災工程大多以潛壩、護坡、護岸及崩塌地處理為主要工項,並逐漸以生態工程為設計導向,在安全為前提減少混凝土用量,並營造生物多樣性之棲息環境。
國土保安區經營目標係以國土保安之公益效能為重,並採適當撫育措施,以維持森林之健康及活性,增進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生態穩定性,並發揮森林涵養水源之公益效能。有關林地分級分區管理,除國土保安區外,尚有自然保護區、森林育樂區及林木經營區等三區。目前屬本分署轄管林班地中屬自然保護區計101,880公頃佔51.20%,國土保安區計62,300公頃佔31.31%,森林育樂區計3,545公頃佔1.78%,林木經營區計31,269公頃佔15.71%。

擬解決問題

本分署辦理治山防災工作,包含本分署轄管濁水溪、埔里、丹大、巒大及阿里山等事業區、區外保安林及國有林業用地等,合計約223,500公頃。另本分署亦協助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及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辦理治山防災工程,其中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轄管水里、內茅埔、和社、清水溝、溪頭及對高岳營林區實驗林地計32,781公頃,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轄管惠蓀林場實驗林地計7,477公頃。 本分署轄區包括南投縣、台中市、雲林縣、彰化縣等4縣市於九二一大地震後均列為災區,地殼劇烈搖動,使地表土質易形鬆軟,而每年歷經多次颱風過境,豐沛水量帶來土石下滑,常造成重大災害,導致急需整治之崩塌地及土石流潛勢溪流更多。為維護森林及水土資源,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及公共建設之安全,宜因地制宜,慎選最符合自然環境之工法進行治理與復育工作,以期達到全面覆蓋,減少土砂災害為害人民生命財產及公共設施之安全。

計畫工作項目

本分署針對本分署轄管國有林地集水區內崩塌、地滑、野溪坑溝沖蝕嚴重地區,辦理崩塌地處理、防砂治水、坑溝整治、維護及突發性災害、及整體規劃設計等工作,期能保護坡面、控制蝕溝,防止縱橫向侵蝕,抑制崩塌,減少泥砂之災害,調節土石下移避免淤高下游河道,減緩洪水及土石災害,以穩定林地邊坡,保護人民生命及公共設施安全。
另以往施設構造物大都以混凝土為主要之工程材料,相關混凝土工程施設於青山綠水之間,總欠缺景觀協調性,並佔據生物棲息空間,於重視生態環境保育觀念之今日,尚不符環境保育之需求。為兼顧安全與生態,本分署遵照林業保育署指示全面推動以生態工程執行相關集水區整治工程,逐漸改變以往僅考慮結構物的安全性,轉而兼顧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育。

計畫成果對經濟面、環境面、安全面與生態面之影響與效益

本計畫成果對產業面、經濟面、環境面與社會面之影響與效益,分述如下:
(一)、 直接效益 
1. 本計畫執行後,可保護包含本分署轄管國有林地及下游之農田、租地、橋樑及鐵公路等。 
2. 本計畫工程實施之最終目的為穩固林地,可抑制崩塌減少土砂下移,保固林地水土資源,作為本分署後續森林遊樂、造林撫育、生態復育等森林永續經營工作之基礎。 
(二)、 其他政策效益或不可量化效益 
1. 減輕民眾對土砂災害之恐懼感,使能安居樂業,強化對政府之向心力。 
2. 因工作執行方式以僱用當地居民投入整治工作,提供在地民眾工作機會,解決部分就業問題,並可促進政府與民眾間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直接達成加速崩塌裸露地植被重建,促使青山長在,綠水長流。 
3. 改善溪流週遭逐漸劣化之生態環境。 
4. 能涵養水源增加地下水源之補助。 
5. 保護森林自然環境生態,增加綠資源(綠色國民所得帳)。 
6. 提供營建產業相關人員之就業機會,振興產業經濟。


優質工程成果現況照片

  • 廟前坑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廟前坑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 坑內坑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坑內坑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 日月潭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日月潭生態工程示範區實景
(以上照片為南投分署業務用所拍攝)
瀏覽人次:7949 最後更新日期:2020-07-07